子宫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我发病率很高,子宫癌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其他妇科疾病,所以,近年来,很多患者一经检查就已经到了中晚期,失去了合适治疗时机,给广大女性朋友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远离子宫癌,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其症状表现。那么,子宫癌各期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上海中大肿瘤医院妇科专家张国玲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子宫癌各期症状详解】
一、子宫癌早期症状
张指出,子宫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引起患者足够的注意,因而错过合适治疗时间。具体来说,子宫癌有以下几大早期症状:
1、阴道出血:浆膜下子宫癌多无阴道出血,肌壁间子宫癌的肿瘤较大时,子宫癌的早期症状可因为影响子宫收缩,或子宫内膜面积增大等而使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如果是粘膜下子宫癌瘤,则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淋漓不尽。
2、腹部包块:子宫癌患者多在偶然情况下或普查时发现这种子宫癌的早期症状。
3、压迫症状:因子宫癌的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的不同,子宫癌的早期症状可产生不同的压迫症状。如肌瘤生长在子宫前壁,子宫癌患者可压迫膀胱而产生尿频、尿急,甚至产生尿潴留;如肌瘤生长在子宫后壁,子宫癌的早期症状还可压迫直肠引起便秘;发生在阔韧带里的肌瘤可压迫输尿管、髂内外静脉和神经,从而发生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以及下肢浮肿或神经性疼痛等。
二、子宫癌中晚期症状
子宫癌是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早期子宫癌的症状一般不是很明显,随着肿瘤的增大和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才显露出症状。所以临床上由出现自觉症状而前来就诊的,多数是中晚期子宫癌病例,多伴有如下症状:
1、疼痛:子宫癌的癌瘤沿旁组织延伸,侵犯骨盆壁,压迫周围神经,坐骨神经或一侧骶、髂部的持续性疼痛。子宫癌的肿瘤压迫或侵蚀输尿管,管道狭窄、阻塞导致肾盂积水,子宫癌患者可表现为一侧腰痛,甚至剧痛,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症。
2、阴道出血:子宫癌的晚期症状比早期表现中的偶发性、少量接触性带血要明显,表现为绝经后或非经期出现阴道出血,有时点滴如漏,有时则量多如崩。阴道出血极不规则,一般先少后多,时少时多,很少间断,可有大出血导致贫血。
3、全身症状:子宫癌晚期患者因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而引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约有39℃以上。
4、转移症状:子宫癌的癌瘤向前方扩散可以侵犯到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坠和血尿。
【微创治疗各期子宫癌】
专家指出,不管是处于哪个阶段的子宫癌,一经发现,都应该尽快治疗。针对各期子宫癌的发展特点,上海中大肿瘤医院推出微创介入术、粒子植入术治疗早、中晚期子宫癌,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微创介入术——精细化治疗,将早期子宫癌扼杀在摇篮里
【疗法原理】微创介入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下,采用精细的介入器械(主要是穿刺针和纤细的导管、导丝),通过在人体皮肤的微小切口或腔道开口进入体内对子宫肿瘤细胞进行诊断与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创口微小,能较准到达传统手术所不能及的部位,消瘤,有效避免传统手术开刀风险大、易复发的现象,给不适合手术或不想做手术的子宫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
粒子植入术——针对性治疗,将中晚期子宫癌近距离消除
【疗法原理】 粒子植入疗法是在医学设备引导下,将能杀死子宫癌肿瘤细胞的放射性粒子植入瘤体内,通过粒子的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使瘤体缩小的目的。不同于传统放化疗“不分好坏”地杀瘤,破坏人体正常组织,粒子植入术能较准计算出靶区体积、有效剂量区及需要的粒子数量,对于中晚期子宫癌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大大地降低病人的痛苦和负担。
宫颈癌是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据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为46.5万,死亡20万以上,已成为广大女性的头号“杀手”。那么,宫颈癌都有哪些早期症状?如何早发现早治疗呢?下面,上海中大肿瘤医院妇科专家对此做了详细介绍。
【宫颈癌三大早期症状】
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武汉广发肿瘤医院妇科专家指出,宫颈癌早期患者常伴有以下三大症状:
1、阴道不规则出血:老年妇女已绝经多年,突然无任何原因的又“来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极易被忽视。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常是宫颈癌的早期症状,许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状而来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故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2、阴道分泌物增多:临床上大多数宫颈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现象,大多数表现为白带增多,后来多伴有气味和颜色的变化,白带增多是由于癌瘤刺激所致,起初正常色味,后来由于癌肿组织坏死,伴感染,则会从阴道流出带恶臭味的脓性、米汤样或血性白带。
3、接触性出血:这是宫颈癌最突出的症状,宫颈癌中有好多患者有阴道出血现象,多表现为性交后或行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
妇科肿瘤主任表示,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国内目前主要采用一下三种方法:
1、基本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为主。尤其是鳞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近年来抗癌化学药物的迅猛发展,过去认为对宫颈癌无效的化疗,现已成为辅助治疗的常用方法,尤其在晚期或复发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用化疗,化疗后待癌灶萎缩或部分萎缩后再行手术或放疗,或者手术或化疗后再加用化疗,便可提高疗效。一、二期宫颈癌术前10-14天进行介入手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化疗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远期治疗几率。
2、放射治疗 宫颈癌放射治疗是建立在CT定位基础上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实现了对肿瘤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的照射,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了好的保护。由此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已逐渐成熟,而随之出现的调强放疗技术被认为是肿瘤放疗技术的可喜成绩。
3、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对宫颈癌患者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四种: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气血两虚、气血两亏型。每种类型的治疗用药不同,药方也不同。
一、早期症状
1、外阴及下肢水肿:随着卵巢癌肿的增大,盆腔静脉受压,导致血流不畅,妨碍淋巴回流,致使外阴及下肢出现水肿。
2、月经过少或闭经:多数卵巢癌患者的月经基本无变化,随着癌肿增大,癌细胞会破坏卵巢正常组织,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月经过少或闭经。
腰腹部疼痛:与卵巢邻近的组织如受到癌肿浸润或发生粘连,易引起腰腹部隐痛、钝痛。
胃肠道症状:更年期女性如果经常感觉腹胀、食欲不振,经消化科检查没有发现胃肠道疾病,此时需去妇科就诊。因为卵巢肿瘤会使周围的韧带受到压迫、牵拉,加上腹水剌激,往往会出现胃肠道症状。
性激素紊乱:卵巢癌病理类型复杂多变,有些肿瘤分泌雌激素过多时,可引起性早熟、月经失调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如果是睾丸母细胞癌,则会产生过多雄激素而出现男性化体征。
二、中期症状
1、初期偶有下腹部不适或一侧下腹有坠疼感。
腹部膨胀感,由于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可有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肿瘤小的只有在盆腔检查时才能发现,肿块逐渐长大超出盆腔时,腹部可以触到肿块。
压迫症状:当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时,可引起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经痛,若压迫盆腔静脉,可出现下肢浮肿;巨大的肿瘤可压迫膀胱,有尿频、排尿难、尿肿留;压迫直肠则大便困难;压迫胃肠道便有消化道症状;压迫膈肌可发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由于肿瘤的迅速生长,出现营养不良及体质消瘦,形成恶液质。
因癌肿转移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卵巢恶性肿瘤极少引起疼痛,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
可出现月经紊乱、阴道出血。若双侧卵巢癌被癌组织破坏,可引起月经失调和闭经,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咳血、胸水;骨转移可造成转移灶局部剧疼。肠道转移可有便血,严重的可造成肠梗阻。
7、此外,若为功能性肿瘤,可产生相应的雌激素或雄激素过多的症状。如:引起早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或出现男性化征象。晚期病人则表现明显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现象。妇科检查时可在阴道后穹窿触及散在的坚硬结节、肿块多为双侧性,实质性、表面凹凸不平,固定不动,常伴有血性腹水。有时在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三、转移症状
1、直接蔓延:晚期的卵巢癌,不仅与围围组织粘连,而且可直接浸润这些组织,如子宫、壁层腹膜、阔韧带、输卵管、结肠及小肠,甚至可通过输卵管而蔓延至子宫腔。
2、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卵巢癌的常见转移方式。通常是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但也可沿圆韧带而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3、植入性转移:卵巢癌可穿破包膜、肠管等处,形成大量的结节状或乳头状的转移癌,特别是浆液性囊腺癌的乳头状组织,更容易穿破瘤体包膜,而扩散在腹腔各处,并引起大量腹水。
血行转移:卵巢恶性肿瘤除肉瘤、恶性畸胎瘤及晚期者外,很少经血行转移。一般远隔部位转移约有肝、胸膜、肺等部位。
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的生长迅速、且易扩散,卵巢癌晚期患者常出现压迫、转移现象,并伴随并发症产生。主要表现为:
1、腹部膨胀感:由于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可出现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肿瘤小的只有在盆腔检查时才能发现,肿块逐渐长大超出盆腔时,腹部可以触到肿块。
2、压迫症状:当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时,可引起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经痛;若压迫盆腔静脉,可出现下肢浮肿;巨大的肿瘤可压迫膀胱,有尿频、排尿难的现象;压迫直肠则大便困难;压迫膈肌可发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3、因癌肿转移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
4、月经紊乱、阴道出血:若双侧卵巢均被癌组织破坏,可引起月经失调和闭经,此外,晚期病人还表现为明显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现象。
子宫肌瘤各阶段的症状都有哪些表现:
中医划分不同类型症状:
气滞血瘀证:轻者月经正常,重者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胀痛,小腹作胀或隐痛,有肛门部下坠感,舌质暗红,边有紫斑点,脉沉弦或细涩。
阴虚火旺证:月经先期,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热,或下腹内觉热,乳头痒或刺痛,或乳房胀痛牵及腋窝,经后赤白带下,或黄白相杂,舌质红,苔少津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一、早期症状:
1、不孕,由于其肌瘤导致子宫变形,使受精卵着床不利,从而导致其女性不孕的症状,而且临床上一部分的患者是由于其不孕到医院检查,从而发现自己患有子宫肌瘤的病症。
2、月经紊乱,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月经经血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等症状。这也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3、白带异常,正常白带是少量略显黏稠的无色透明分泌物,随着月经周期会有轻微变化,但脓性、血性、水样白带等都是不正常的。
4、肿物,在下腹部能触得肿物,尤其在膀胱尿液充盈的状况下肿物触摸更显著。
5、压迫感,在子宫肌瘤的病人中,绝大多数人可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倘若肌瘤位置较低,尽管肿瘤不大,亦可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膀胱时,出现小便困难;如压迫直肠可产生排便困难;如压迫输尿管便可出现全身酸痛等病状。
6、疼痛症状,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有可能是子宫肌瘤的病症的影响,从而女性要特别的注意。
二、中期症状:
1、白带:白带增多占41.9%。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伴有盆腔充血或炎症均能使白带增加,当粘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坏死时,则产生血性白带或脓臭性白带,量可很多。
2、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的症状中主要症状,出现于大多或更多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周期缩短)为多,约占2/3;而非周期性(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占1/3。出血主要由于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引起。周期性出血多发生在壁间肌瘤。
3、腹部肿块:下腹部肿块常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诉,可约有69.9%。有时也可能为肌瘤的唯一症状。腹部肿块的发现多在子宫肌瘤长出骨盆腔后,常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明显。由于子宫及肌瘤被推向上方,故患者易于自己触得,超过4-5个月妊娠子宫大的,在膀胱不充盈时亦可触及。子宫肌瘤一般位于下腹正中,少数可偏居下腹一侧,质硬或有高低不平感。较大者多出现变性,较软而光滑。
4、贫血:长期出血而未及时治疗者可发生贫血。严重贫血(5克以下)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肌退行性变。
5、高血压:有的子宫肌瘤患者伴有高血压,肌瘤合并高血压者(除外有高血压史者)在去除肌瘤以后多数恢复正常,可能与解除输尿管压迫有关。
三、晚期症状:
1、疼痛
肿瘤沿旁组织延伸,侵犯骨盆壁,压迫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或一侧骶、髂部的持续性疼痛。肿瘤压迫或侵蚀输尿管,管道狭窄、阻塞导致肾盂积水,表现为一侧腰痛,甚至剧痛,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症。淋巴系统受侵导致淋巴管阻塞,回流受阻而出现下肢浮肿和疼痛等症状。
2、全身症状
子宫肿瘤晚期病人因肿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而引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约有39℃以上。由于子宫肿瘤晚期症状有出血、消耗而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
3、子宫颈癌转移症状
肿瘤向前方扩散可以侵犯到膀胱,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坠和血尿,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延误诊断。严重的可形成膀胱-阴道瘘。肿瘤向后蔓延可以侵犯直肠,而有下坠、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道一直肠瘘。病变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较常见的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在该部位出现结节或肿块。肿瘤浸润可以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远处器官而出现相应部位的转移灶,及其相应症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妇女较常见肿瘤之一。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纤维组成,因此又有子宫纤维肌瘤之称。然而,子宫肌瘤中的特殊性肿瘤成份仅为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纤维不过是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换言之,子宫肌瘤实际上是来源于平滑肌细胞。因此,它的确切名称应该为子宫平滑肌瘤。临床上一般简称子宫肌瘤。已经确定引起子宫肌瘤的原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