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武汉弘慈肿瘤医院彭惠卿主任联合同济专家,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顺利完成胃壁巨大间质瘤手术,成功的切除了20X20X25公分的肿瘤间质瘤。王女士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已经安返病房休息。如此巨大肿瘤的切除,出血仅400ml左右。本例手术的顺利完成,说明武汉弘慈肿瘤医院外科在疑难重症疾病治疗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彭主任说:“患者就诊晚,致肿瘤巨大,肿瘤进一步挤压周围正常组织,腹部压痛,有包块,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饱胀。同时,肿瘤巨大导致手术难度增加、手术风险增高、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等情况的发生。”彭主任说:“假如不及时治疗,囊内出血会进一步加重,或造成肿瘤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所以,再次提醒广大朋友,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间质瘤常被误诊为肠胃疾病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这种肿瘤没有截然的良恶性之分,但具有侵蚀性和无限制性生长的风险,可自发地经血液转移到肝、肺。
胃肠间质瘤在肿瘤家族中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成员,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里,胃肠间质瘤都被误认为是来源于平滑肌的肿瘤,常被称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
武汉弘慈肿瘤医院彭主任表示,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部包块、呕血、黑便和贫血等症状,才由内窥镜检查或作为伴发疾病检查时被发现长了胃肠间质瘤,因此常常容易被误认为其他消化道疾病。
20%患者首次就诊已是晚期
彭主任介绍:和胃癌、大肠癌来源于上皮细胞不同,胃肠间质瘤来自于胃壁、肠壁的其他层次,是黏膜外肿瘤,60%发生在胃,发生在小肠、大肠的分别占25%、5%,还有可能生长在食管。高发年龄在50~65岁之间,全球年发病率在每百万人10~20例左右,以此计算,每年中国的新发病例会在两万例左右。
胃肠道间质瘤的症状包括黑便、呕血、腹痛、消化道梗阻等。不少患者都没有症状,多数是在体检时发现的。即使出现症状,也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有20%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了。